志佳陽大山 Day2
清晨三點;在萬般不願下離開了溫暖的睡袋。因為再賴床下去;今天的行程末段就要摸黑了。草草熱過早餐,接著便整理今天攻頂行程所需的裝備。
攻頂路線主要是輕裝行程;目標是4.7公里外的志佳陽三角點。海拔高度由1720公尺拉高到3287公尺,整整1567公尺;是三座101大樓的高度(維基百科-台北101)!我帶了一壼1000 ml的水,一包消化餅,一包豆干,半包甘百世巧克力,一罐花生仁湯,一罐泰山八寶粥,雨衣,還有最重要的D700相機便出發了。
事後後悔的是登山杖沒帶!慶幸的是沒帶腳架上去。
#01 摸黑
清晨四點出發的時候;林子裏還是一片黑咧!只能靠著頭燈上昏暗的燈光慢慢前進,遇到路徑不明的地方需停下來仔細找路。
#02 清晨
出發後兩小時;林子外天空便慢慢亮了。
#03 獨照
趁著國慶兄還沒把我們甩開的時候,幫他拍了張獨照。因為接下來的路程他幾乎都一人在前獨走,留我們三人在後慢慢(要快也快不起來)追趕。
#04 環山部落
#05 陽光露臉
偶爾;溫暖的陽光會從雲層中透出,照在身上暖暖的很舒服,將行程中不斷拉繩陡上的不快沖淡了不少。
#06 步道一景
#07 路標
第一次看到「賽良久」三個字感覺挺有趣的,好似在說一個人「運氣不好」很久的意思...哈哈。
#08 賽良久營地
別隊的登山朋友在此紮營---真佩服他們揹著重裝走這段陡坡。
#09 賽良久營地一景
#10 賽良久營地
#11 步道一景
#12 補充體力
從凌晨三點多吃早餐到現在己過了五小時,該是好好補充體力的時候了。當然這段時間中也不是沒吃東西,但都是利用邊走邊吃巧克力或消化餅的方式在補充。
#13 環山部落一景
隨著海拔高度愈高,慢慢就有些展望出來了,不像之前在樹林中悶著頭一直走那樣,之後應會常常停下來取景拍照。
#14 小徑
#15 耶穌光
太陽時而隱身在厚厚雲層之中,時而由雲隙中探出頭來灑下幾束耶穌光。
#16 三叉路
#17 山頭
直覺告訴我山頂的盡頭應該就是目的地了...加油;再撐一下吧。
#18 瓢簞山屋
這次沒入住我想以後也沒機會入住了。
#19 山屋前一景
#20 展望
從三叉路上來的展望變得開闊許多,令人感覺心曠神怡。唯一的缺點就是缺乏樹林遮蔽風也漸漸大了起來。要特別小心頭部的保暖,萬一發生高山症就不妙了。
#21 瓢簞山屋環景照
瓢簞山屋上方環景照,仔細看還可發現瓢簞池週圍有殘雪。欲看原尺寸照片可連線至此瓢簞山屋環景照。
#22 相遇
拍完環景照繼續前行,突然遇到攻完頂,也休息夠了;準備返回營地的國慶兄。他手中拿的那根天然登山杖是在5KM附近的樹林裏撿的。事後他說多虧了那根登山杖,不然下山會多慘都不知道?嗯~多慘看我就知道啦!
#23 高山草原
可能真的是太久沒登山了,在爬這個草坡的時候居然有種吸不滿氣的感覺!而這樣的感覺除了在西藏旅遊及某次重裝上雪山頂時才有過。可現在這個草坡的高度才3000公尺且揹輕裝而已!
#24 7.8KM
聽剛下山的國慶兄說,三角點在7.8公里附近。
#25 近在眼前
#26 三角點
辛苦這麼久終於看到三角點啦。從凌晨4點左右開始走,到攻頂時的10點40分,花了約6小時又40分左右。
#27 攻頂?
原本想趁阿成和建德還沒攻頂的空檔,獨自去攻500公尺外的志佳陽山最高峰,後來想想;還是聽從國慶兄建議放棄。因為他攻頂後發現天氣不好,展望不佳無法拍照外,山頂風很大吹得頭很疼,還間些地飄起雪來。
#28 成雙成對
等待建德和阿成的同時,順便在附近拍拍照。
#29 枯樹
感覺三角點附近的風就不小了。
#30 志佳陽山說明牌
上頭寫著最高峰海拔3340公尺,三角點海拔3287公尺....等關於志佳陽山的資訊。
#31 登頂
正當被三角點附近的風吹得有點無處可躲的時候,終於出現阿成和建德的蹤影了。
#32 煮麵
剛抵目的地的他們看起來又冷又餓又累,阿成趕緊煮碗麵吃。
#33 燒燒一碗來
在山上一碗熱滾滾的麵可珍貴了。即可填飽肚子,又能溫暖身體,更能讓人充滿信心準備接受陡下1500公尺的考驗。
#34 熱鬧
三角點處不止我們,還有其他隊的登山朋友。大家在此休息補充體力,準備應付接著的下山挑戰。
#35 登頂合照
最重要的登頂照可別忘了,請別隊的朋友幫我們留影,接下來是每個人和三角點的獨照。
#36 建德
#37 阿成
#38 我---勞倫斯
表情有必要這麼糟嗎!?
#39 下山
烏雲已壓境,趕緊下山為妙。
#40 遙遙來時路
11:30左右開始下山,我是最慢回到營地的;時間是下午3:15,約花了3小時又45分。
#41 再會
下次再來也不知何年何月了?
#42 拉開
由於脖子揹了台相機,又忘了帶登山杖上來,從此地開始漸漸被建德和阿成拉開距離。這還不打緊,下山到後來兩條腿無一處不疼!正走、左右側走、倒著走都疼,只好咬牙苦苦硬撐。
#43 白粉蝶
在海拔二千多的山上居然看得到白粉蝶,我想跟志佳陽有許多高山杜鵑有關吧,或許下個月(4月)再來爬就能看到滿山或白、或紅、或粉紅的高山杜鵑了。
#44 小草
最後用這株長在路徑上的小草做Endding吧。它生長在這麼危險人來人往的路中央,往來的登山客不小心就會踩斷它,那時再堅強的生命瞬間也消失了!有緣經過為它拍張照吧,或許下次再來還看得到它也說不定。
回到營地後躺著休息了一下便開始整裝返程。出到吊橋時約5:45左右,天已暗了下來。接著又花了近三個小時從環山部落回到礁溪街上,沒想到在礁溪遇上大塞車!四人索性決定在礁溪街上找家公共湯泡澡,順便洗去一身的汗臭及疲勞,再祭一下早已餓得七葷八素的五臟廟。
等這些事都完成了,發現礁溪街上還在塞車!雪隧看來是不能走了,便順著北宜回坪林再接上雪隧回台北,等回到新竹已是隔天凌晨3點!整整24小時的舟車勞頓後,還有什麼比看到家中床鋪更令人感動的呢?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